記者在前不久舉行的意象體現(xiàn)技術(shù)研討會上獲悉,國際意象體現(xiàn)學會主席、前國際夢的研究學會主席羅伯特-博斯尼克領(lǐng)導的研究小組獲得最新發(fā)現(xiàn),“夢的分析”不僅能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內(nèi)心,還能輔助治療癌癥、艾滋病、慢性疲勞癥等疾病。而且,羅伯特代表的國際意象體現(xiàn)學會計劃和復旦大學心理分析研究所合作,首次系統(tǒng)培養(yǎng)中國的“專業(yè)析夢師”(夢的意象體現(xiàn)技術(shù)治療師)。也就是說,在不久的將來,中國人可以在專業(yè)析夢者的幫助下認識自己的夢,使自己達到身心健康。
心肺移植患者的夢
ClaireSylvia是羅伯特早期的一個病人。1988年,這位48歲的芭蕾舞演員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成功的心肺移植患者。但奇怪的是,她的性格從此發(fā)生了改變──雙重混合表現(xiàn)(自身和另外一個個體)。Claire常常在夢中看到一個年輕男子死于車禍的情形,T.L.的人名縮寫也時常出現(xiàn)在她的眼前。醫(yī)生只告訴Claire,她心肺的供體在緬因州死于摩托車禍,但心臟是血泵,肺臟是換氣的器官,和意志記憶無關(guān)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夢的頻繁,Claire知道了她的供體是個18歲的男子,名叫TimLasalle。終于,雙重混合的人格以及摩托車禍的困擾使她無法正常生活下去。羅伯特對她進行了夢的工作的心理治療,讓她“回到”夢中,仔細觀察她“看到”的情景,挖掘她的另一面性格,并陪同她拜訪Tim的父母,證實了她所有的感覺———另一重人格來源于她的供體TimLasalle。為此Claire寫了一本書《AChangeofHeart》,還被拍成了電視劇。
抑郁癥患者的夢
中年女性抑郁癥患者Carol(化名)連續(xù)一段時間被一個夢困擾:她走在街上,周遭昏暗,路燈亮起,地面有水,反射幽幽的光,她突然感覺到什么異樣,一轉(zhuǎn)身發(fā)現(xiàn)一條狗從街角朝她跑來,她覺得狗要咬她,開始逃跑,這時,夢醒了。
羅伯特采用夢的工作讓Carol處于人工回放的狀態(tài),讓夢中所有的意象環(huán)繞她,就像重新回到夢中一樣,所不同的是,這次她在“析夢師”的引導下“做夢”。她再一次看到了昏暗的街道、聞到雨后的氣息、感覺到面對狗時肩部和胸部的緊張……在她仍然感到害怕恐懼的時候,“析夢師”要她把自己想象成那條想咬她的狗,從狗的視角看對面的女人,她慢慢地進入狀態(tài),感覺到下顎緊張。
Carol漸漸感覺到這種追和逃正反映了她的工作和情感中遇到的困惑。體驗到這種矛盾后,她開始反省思索,多次這種治療后,她的生活向積極面轉(zhuǎn)化。
癌癥患者的夢
20名癌癥患者,分成兩組。羅伯特和他的團隊對其中的一組進行每周兩次夢的工作。兩個月后,檢測發(fā)現(xiàn),接受夢的工作的那10個癌癥患者血樣指標和免疫系統(tǒng)都出現(xiàn)明顯的積極變化。所有接受夢的工作治療的癌癥患者都表示,這種輔助治療令自己重新認識癌癥和自己所處的狀態(tài),重新認識生命,改善了情緒。
羅伯特說,夢的工作作為輔助治療,對癌癥、艾滋病等高死亡性疾病的意義主要在于喚起病人自我治愈的渴望,可以讓病人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保持平和安靜的心態(tài)。從這個層面上講,夢的工作在對孤獨老人的臨終關(guān)懷方面應該可以大展身手,意義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