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恐懼癥,又名社交焦慮癥,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。臨床表現為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,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,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。具體表現如下。
被洞悉恐懼癥:擔心自己的想法或內心世界,尤其是“丑陋、骯臟”的一面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,經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流露出來被他人了解,而使自己外在的、偽裝的良好名聲受到不應有的影響。
露丑恐懼癥: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些幼稚的、可笑的、愚蠢的、滑稽的、不雅的舉動或事情,如講錯話,講話沒水平,動作舉止不自然,衣著打扮不整潔、不得體,從而影響自己的形象。
對視恐懼癥:主要表現就是在與人交往中,尤其是一對一的交往中,不敢看對方的眼睛,害怕和對方的視線相遇,恐懼和對方對視,始終回避他人的目光。例如上課低著頭不敢看老師,怕和老師的目光碰上;出行時避開行人高峰時段,或走僻靜小道;走在路上不敢抬頭,害怕和行人的目光碰撞。一對一的交談時,躲避對方的目光。多數當事人是害怕別人通過他的眼睛看出他的低級的、不懷好意的或不道德的心理活動,或是感到對方的目光很兇而恐懼。
社交恐懼癥屬于恐懼癥中較為常見的病癥,社交恐懼癥的表現主要有精神緊張,過度勞累,害怕在公共場所或者情緒不穩定等,男女均會發病。其實社交恐懼癥并不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,但會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,因此,患者應早對社交恐懼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