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的復雜越來越影響學生的心理問題,對于我們要高度重視,不知道不覺其實我們已經患上心理疾病。不信我們跟著杭州心理咨詢的醫生去看看。有這些問題說明心理存在問題
1、偏執、敵對。認為他人不可信,自以為是,偏于固執。
2、人際關系緊張。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。
3、抑郁。表現出對學業、前途、未來沒有希望,精神苦悶、情緒低落。
4、焦慮、心里煩躁不安。
6、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。
7、心理不平衡。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于自己的榮譽后,總感到不平。
8.易焦慮暴躁或低迷抑郁
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,當意識到客觀實際與自己的主觀期望產生較大偏差時,往往會產生一種焦慮浮躁的心理。表現為心慌、失眠、坐立不安等癥狀。多次受挫后對找工作產生畏懼心理,既希望謀求理想的職業,又擔心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,過分擔心找不到工作。當機會來臨時,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導致失去就業機會。
9.過度自負或過分自卑
自負心理在如今的大學畢業生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。部分畢業生就業期望過高,總覺得自己滿腹經綸、才高八斗,工作單位提供的崗位無法滿足自己的發展需求。從而盲目攀比,虛榮心不斷增長,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,導致對自己的劣勢和缺點估計不足,喪失了許多就業機會。
與自負相對的,是自卑心理。自卑是大學生常見的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。一些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自信心,過低地評價自己從而產生自卑心理。當求職過程中遇到挫折后,喪失了競爭勇氣,于是臨陣退縮。這一點在貧困大學生和農村大學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。
10.從眾心理嚴重
所謂從眾心理,主要是指個人受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,而在自己的知覺、判斷、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。從眾心理在就業方面表現為畢業生一味追求熱門職業和工作單位,甚至不惜放棄自己所學專業。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狹窄的求職道路上,錯失了許多就業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