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勤奮小人和懶惰小人,在你猶豫不決時他們就會打架,但是幾乎到后來都是勤奮小人被打死了,杭州心理咨詢機構來為大家分析一下這是什么情況。
首先,最常見,最容易解釋的是:懶惰小人抓住了我們及時行樂的心理。人的本性就是不停地追求享樂,追求舒適,也許我們以前不止一次嘗到過及時行樂的甜頭,例如臟衣服換下來,懶得洗,父母幫我們洗了,我們發現拖延不但可以使自己享樂,還避免了洗衣服的辛勞.
再例如工作來了,如果我們選擇拖著不做,結果計劃臨時有變,這個工作可以不做了,我們何嘗不會默默的為自己的“聰明機智”鼓個掌呢!這些一次次的甜頭,是不是懶惰小人給我們的?你與懶惰小人間也逐漸形成了這種不可言喻的默契——拖延。
還有一種可能,是懶惰小人抓住了我們的另一個把柄——對自己的能力及任務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,使我們不得不被這種畏懼牽著走。曾有一個朋友告訴我,她不是不想第一時間就把工作完成,但是似乎任務太過復雜,或者她想一蹴而就的就能很完美的完成任務,讓她找不到著手點,總想著自己還要再準備準備,思考成熟了才能開始,結果她一邊“準備”、思考,一邊在焦慮怎么才能完成任務, 幾天、甚至幾周以后,任務仍然停留在起點。
杭州心理咨詢認為,一旦有拖延癥,就一定要及時進行控制,不然會導致拖延癥越來越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