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孩子潛意識里會這樣認為,是因為要高(中)考了,家長才關心我;家長更多的是關心考試成績,而不是關心“我”本人。心理專家指出,家長此時不妨多跟孩子說些貼心話,努力做到也讓孩子感覺到:父母關心的是孩子本人,而不只是孩子的分數和父母的面子。
◆焦慮一 凌晨兩點才肯睡
專家點評:中考是初三學生第一次面對人生選擇的重大體驗,有壓力和焦慮是正常的。適當的壓力和焦慮對孩子備考應考都有幫助,家長應該做的、所能做的,就是讓孩子學會正視自己,客觀面對壓力。偶爾睡眠不足對智力不會有影響,但如果臨到中考還是保持這樣的作息習慣,肯定不行。家長可與孩子商量,有意識地一天天改變,先試著晚上回家后睡半小時,再到回家后不睡,復習到幾點是幾點,不斷調適。
最后階段家長除應注意孩子的飲食外,還要督促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,但不宜過于激烈。作息盡量規律,晚上最好在11點半前入睡,中午可適當有半小時的午休。家長要幫助考生把興奮點調整到上午9點和下午3點。
◆焦慮二 對父母常說“請閉嘴”
專家點評:家長在家閉口不談“考試”兩字,生怕影響孩子情緒;或戒麻將戒煙戒酒,只要孩子在家就輕聲說話、小心走路……這種刻意改變出的家庭氛圍,反而傳遞給孩子負面的信息:父母在乎的不是我,而是我的分數。家有考生,最好一切如常,不要刻意改變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,如孩子早餐不愛吃雞蛋,但父母非逼著讓吃,這樣孩子吃了也有情緒,反而影響他備考。
初三學生情緒有突然性的改變,可能還與其在學校遇到的重大挫折有關。可以通過與班主任及孩子的好友多聯系,了解情況。
◆焦慮三 模擬考不順,通宵失眠
專家點評:這是典型的尖子生“高原反應”。模擬考試失敗后,尖子生通常很失落,開始懷疑自己的真實水平。這時,家長只需傳達兩個聲音:模擬考試是你真實水平的反映嗎?如果不是你真實水平的反映,要相信自己的實力,不要因為模擬考試而影響最后階段的備考心態;和孩子一起分析試卷,找出模擬考試失水準的原因。家長應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:只要你發揮出正常的水平,成績一定會讓你滿意。
如果孩子睡眠不好,建議睡前多喝熱牛奶;如果神經衰弱得厲害,也可到醫院開點中藥。
◆焦慮四 尖子生,怕被別人超
一家長:我的孩子成績很好,但班上有一名尖子生一直在趕超他。孩子總想在高考中超過那名尖子生,但最近的幾次模擬考試卻都落后于對方。現在孩子的情緒非常低落,如何安慰和引導?
專家點評:幫助孩子分析,他和這名尖子生比,差距在哪里?
其次,讓孩子懷揣一顆包容的心應考。高考的競爭是全市甚至全省,而不是一個班,“比”的心態往往成了孩子的包袱,猶如背著鉛塊跑馬拉松,累的只是孩子自己,輸的也是自己。
◆焦慮五 大考臨近,早戀來了
一位異常焦慮的媽媽:馬上就要高考了,但班上有三名男孩子一直在糾纏我女兒,分別讓她答應與他們成為戀愛朋友,作為家長,我真不知該怎么辦好。是否該把孩子“隔離”起來回家復習?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高考嗎?
專家點評:由于大考前的緊張和焦慮,高三學生發展出戀情并不罕見。考前出現早戀,家長首先想到的不應是責怪孩子,作為高三學生,孩子承受的壓力可能比家長更大。媽媽不妨和孩子認真地談一次,了解女兒的想法。此外,父母可向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更為全面的情況。
家長要相信,十七八歲的高三學生有足夠的分辨力和是非判斷能力,對于考前出現早戀的突發狀況,應盡量淡化不宜渲染,也不宜找對方的家長采取剛性干預。
◆焦慮六 復讀生,恐懼也深
一家長:我的孩子是名復讀生,對高考的恐懼感越來越深,怎么辦?
專家點評:對于已有高考經歷的復讀生而言,心理更為脆弱和敏感。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話太多,傳達一個意思即可:能考上什么學校就讀什么學校,你比應屆生多一年臨考體驗,心態應該更好,在這樣的狀況下,你只會比其他同學考得更好,你成功的幾率更大。
文章來源:藍心網